MDPI 编辑荐读 Pharmaceutics 2020封面文章合集 (上)
来源:防火abs765A 发布时间:2024-08-10 19:44:46
封面文章是期刊理念和品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体现了期刊的研究视角。本篇推文荟聚了(IF 6.321) 2020年上半年的6篇期刊月度封面文章,主题涉及胰岛素递送、树突细胞疫苗免疫治疗、光活化转染、纳米颗粒的细胞吸收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于癌症治疗 。借此,编辑部希望与读者分享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和动态,为学者提供思路和参考。
装载有胰岛素、渗透促进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聚合物微容器 (MCs) 放置到Caco-2细胞单层上,集体单向释放,以进行体外胰岛素蛋白水解和渗透研究。在Franz扩散池装置中,根据胰岛素在猪肠道组织的离体渗透研究,逐步优化了装入微容器中的粉末配方。最后,让大鼠口服MCs胶囊,以研究其体内性能,但由于 MCs在肠粘液中缺乏足够的驻留和定向,体内胰岛素的吸收并没有增加。因此,通过进一步的策略,以实现MCs与肠细胞的紧密联系,并在体内实现 MCs向肠细胞的最佳单向释放,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已识别的人类树突状细胞 (Dentric cell, DC) 亚群中,传统的 1 型树突状细胞 (cDC1) 能较好地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 T 细胞并激活自然杀伤 (NK) 和自然杀伤 T (NKT) 细胞。因此,目前测试了多种方法,以期将其用于抗肿瘤疫苗: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以表达cDC1招募趋化因子XCL1;在体内将肿瘤抗原靶向限制性标志物,如CLEC9A或XCR1;从造血 CD34+前体或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离体分化;以及从成纤维细胞直接重新编程。尽管cDC1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临床开发cDC1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包覆有热敏聚酰胺胺树枝状脂质和阳离子脂质的基于 AuNR的混合载体,作为光激活转染系统的纳米平台,以实现基因传递的时空控制。具体表现为,混合载体-pDNA复合物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产生热量,并在高温下形成聚集体。在短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复合物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pDNA的释放增强了内化,从而使转染活性得到非常明显提高。
纳米颗粒及其负载物通过不同途径被细胞吸收,包括简单的扩散、吞噬和胞饮作用,其中胞饮作用包括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不同途径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它们决定了运输到细胞内部的颗粒总量以及纳米颗粒和其负载物在细胞内的最终位置。了解引导纳米颗粒向不同的细胞吸收途径的重要的条件将显著改善纳米颗粒的设计和提高其作为治疗剂运载工具的有效性。
纳米技术治疗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下一代纳米医学的发展,使新的治疗目标得以实现,整体治疗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这篇综述涵盖了用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系统递送治疗性生物分子如肽、蛋白质、核酸和聚糖的新策略及其可能性。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MSN)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载体。由于其突出的特性,包括巨大的表面积和有序的介孔内部,它们能携带不同的抗癌药物,具有高负载能力,并能够给大家提供可调和刺激响应的释放机制,避免脱靶。MSN的表面可以很容易地被各种配体修饰,以实现主动靶向,利用过度表达的受体特异性地到达癌症区域。这篇综述重点介绍了MSN的多模态修饰,使其既具有主动靶向性,又具有刺激响应性。
期刊主题涵盖了生物制药、药物递送、药物控释、药物制剂、药物靶向、药代动力学、纳米医学、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药效学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心理学”专题 MDPI 期刊推广
Applied Sciences: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精选文章 MDPI 编辑荐读
Geosciences:脂质生物标志物——地圈中顽强的生物分子 MDPI 特刊征稿
Cancers 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基础版医学大类与升级版医学大类 MDPI 期刊推广
Applied Sciences:这些机器人帮大忙了! MDPI 编辑荐读
上一篇:回天新材获44家机构调研:PAA产品已在多家动力锂电池客户中通过技术测试验证已实现头部客户部分供货(附调研问答)
下一篇:中国石油化工迈向未来:革命性复合聚酯纤维专利将引领材料科技新潮流